@@ BEGIN_OF_COMMENT slider @@ END_OF_COMMENT

疝氣基本問題

  • 請問什麼叫做疝氣?

    疝氣是當身體中的臟器由於部份組織上的異常或缺損導至由正常的位置移至不正常的位置就稱為“疝氣”,腹腔內的臟器如大腸,小腸或網膜等經腹股溝移至陰囊中的疝氣稱為「腹股溝疝氣」,是最常見的疝氣,我們平常提到的疝氣都是指這一種,俗稱「脫腸」或「墜腸」,俚語又叫做「大小仙」或「大卵泡」等。其他還有各種疝氣如「橫膈膜疝氣」「臍疝氣」,「手術後切口性疝氣」等等。
  • 為什麼會發生疝氣?

    一般二十歲以下(含小孩)發生之疝氣通常是先天性的,胚胎時期,睪丸是在腹腔內,至出生時應下降至陰囊中,若下降至陰囊的這個過程中,其路徑關閉不全,形成鞘狀突,使腹腔內腸子,網膜或卵巢等內容物掉至腹股溝或陰囊之中,便形成了疝氣,此類疝氣稱為“間接性疝氣”,成人或老年發生之疝氣,其原因除上述這一種外,另有一種是後天因素:那是由於腹壁內膠原纖維的新陳代謝不良導致腹壁組織變弱,再加上腹壁轉折處的腹股溝是腹壁最低位,最脆弱,承受腹壓也最大的地方,此時,若腹腔內容物由此處直接突出於腹股溝,便造成了此類疝氣稱為「直接性疝氣」。「直接性疝氣」與「間接性疝氣」在外觀上有時不易區別,需要靠手術中的檢查區別。
  • 自己如何知道有沒有疝氣?

    如果站立,大便或工作身體用力時,自己的腹股溝或陰囊處會腫腫的或鼓鼓的突起,就要懷疑是疝氣的可能性,小孩則常於哭鬧或洗澡時被發現,通常此腫腫的或鼓鼓的突起現象於躺下時就消失不見。只要有懷疑就應做正確的診斷,類似我們這種專業醫師常由外觀或觸診就可得到答案了。
  • 疝氣可以從身體外表就看出來嗎?

    大部份的疝氣從腹股溝或陰囊處就可以看出來,病人經我們說明解釋之後也大部份能自己察覺。只有少部分症狀不明顯時,就要靠我們用手觸診做診斷了。
  • 疝氣是遺傳的疾病嗎?

    文獻上沒有絕對遺傳的報導,但臨床上認為有遺傳的傾向。常常遇到同一個家族家內有好幾個人得疝氣,本院也常碰到祖孫三代都因疝氣跑來治療的。
  • 疝氣的發生率如何?

    一般正常的小孩一百人之中約有2-5人,早產兒一百人之中約有5-30人,成年人一百人之中約有1-2人;女性也有,但是較少,男性與女性之比約為7比1。發生在右側的約佔50%,左側的約35%,兩側同時發生的約15%。
  • 疝氣也會發生在女性身上嗎?

    疝氣是因身體上的組織異常或缺損所造成,當然也會發生在女性身上,但因男女生殖器附近的構造不同,女性發生疝氣的機率較少,約為男性的七分之一。
  • 疝氣在平常時要如何預防才不會發生?

    疝氣症狀的預防與疝氣疾病的預防不同。有「疝氣症狀」的人一定有「疝氣疾病」,但相反的有「疝氣疾病」的人就不一定隨時都看得到有「疝氣症狀」。就好像下雨時屋內會漏水一定是屋頂有裂痕,但屋頂有裂痕並不一定每次都會看到漏水。要預防疝氣症狀的發生除了都躺在床上外就是要靠開刀的方法了。至於預防疝氣疾病的發生就是要注意飲食,生活作息及健康方面的保養,但並非做了保養就不會得病,因此,只要腹股溝處有問題,要儘早請醫師診治。尤其是家族中有疝氣疾病的人,可能較會帶有疝氣體質。
  • 疝氣在抽煙者的身上較易發生嗎?

    抽煙者身體上的膠質纖維(collgen)代謝較易失衡退化,而膠質纖維的退化是腹股溝後腹壁筋膜或肌肉變弱的一大因素,加上抽煙者造成的咳嗽使腹壓增加,對疝氣的形成可謂是雪上加霜。因此為了疝氣的發生,禁煙是絕對有幫助的。
  • 疝氣有那些特點?

    當一個器官或部分器官經過一個開口或薄弱缺損,而突出移位到不應該在的位置即稱之為疝氣,其中以腹部疝氣最常見其特點有:
    1.容易自我檢查
    2.根據統計其發生率為總人口數的3-4%,尤其以小孩,老人居多,早產兒約20-50%
    .3。男性多於女性,約7比1。
    4.雖然有嚴重的危險性,但平時症狀卻很緩和,有時拖了好幾年一點不舒服都沒有,但會突然間產生劇痛,造成腸壞死來不及治療,小病變成大病,釀成悲劇。
    早期很容易以手術治愈
  • 疝氣有那些種類?

    一般來說疝氣可分為五大類::腹股溝疝氣,上腹疝氣,股疝氣,切口疝氣,臍疝氣,其中又以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腹股溝疝氣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型:直接與間接型,上腹疝氣則比較容易發生在男性身上,股疝氣通常是在女性,而切口疝氣則是發生在腹部曾開過刀的人,因為腹部傷口縫合處癒合不佳形成缺損,造成組織膨出所引起至於。臍疝氣是最容易發生在小孩子身上
    1.腹股溝疝氣(inguinl herni)
    最常見的疝氣之一,大部分的疝氣以下腹股溝疝氣和股疝氣最為常見約佔90%以上。一般若不指名,坊間所謂的疝氣都是指腹股溝疝氣。通常好發於男性,由於男性在出生之際,睪丸必須下墜至腹股溝處,因此形成一個先天薄弱的部分,稱為腹股溝環(internl ring),如此處並未閉合妥當,則疝氣可能會從此處產生,因而腹部器官(如腸子)則會也許從此開口膨脹,形成疼痛及下墜感。腹股溝疝氣一般發生在下腹部靠近恥骨聯合的區域,有時同時會發生在左右兩側,稱為雙側型腹股溝疝氣(bilterl inguinl herni)主要根據膨脹的位置又可分為間接型(間接)及直接型(直接)疝氣
    2.股疝氣(femorl herni)
    在鼠蹊部位,還可見到另一類型的疝氣當時疝氣囊位於腹股溝韌帶(Inguinl ligment)下方時,稱之為股疝氣,疝氣,肛氣0.3。
    臍疝氣(umbrilicl herni)
    臍疝氣主要是由腹壓上升所引起,通常好發於出生的嬰兒或肥胖者以及多胎懷孕的婦女。出生嬰兒的腹壁肌肉層較薄較鬆弛,肚子裡因氣體較多而形成較大的腹內壓力,肚臍本身的環狀結構縮緊關閉的力量也不夠,因此很容易便會有臍疝氣。臍疝氣在嬰兒相當常見,大約一百個寶寶當中,會有二,三個,原因是肚臍處的腹壁韌帶未癒合有缺損,使腹內臟器鼓出。民間喜歡用五元或十元硬幣覆蓋在肚臍上,再以膠布黏貼在腹部,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可以防止臍疝氣的突出,但對腹壁的發育沒幫忙,甚至有害,對臍疝氣的治療沒有好處。一般若寶寶的健康情況良好,發育成長順利,且無任何並發症,臍疝氣也不太大,其基部敞開的環狀結構直徑不超過一公分,那通常是無傷大雅,可以觀察,等寶寶漸漸長大,身體的構造功能成熟之後,在一歲左右大部會自行縮小而消失。一些少數大型的臍疝氣,其基部直徑大於兩公分,在一,兩歲之前 能自動關閉,則需照會醫師,,必要時必須手術修補縫合,以絕後患,避免腸子可能會自缺陷處溜出來卡死的危險性。至於開刀的年齡,一般除了會嵌頓的情形外,大都觀察至二歲左右,若臍疝氣愈來愈小,則不必開刀有時會自然而愈。如果至三〜四歲左右,且有愈來愈大的趨勢,則需考慮開刀治療0.4
    橫膈膜疝氣(diphrmtic herni)
    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是因為腹腔和胸腔之間的開口在胚胎時期沒有關閉,腹腔內容物擠入胸腔而壓迫到同側的肺,使得肺部無法在胚胎期正常生長。最常見的先天性橫膈膜疝氣位於左橫膈膜後側方,其次是整個橫膈膜側面都缺少。百分之七十五的橫膈膜疝氣發生在左邊有這種異常疾病會發生漸進性呼吸窘迫。隨著病嬰開始呼吸,吞入的空氣進入腸子,使得胸腔內的腸子愈脹愈大而壓迫縱膈腔,甚至壓迫對側的肺。嬰兒可能在患側會胸部鼓起,而且有下凹的舟狀腹部。病人患側沒有呼吸音,心臟會被推向對側,胸部X光檢查可診斷出來。據估計,每兩千兩百至三千五百名活產嬰兒中,就有一人癇患先天性橫膜膜疝氣約約40%至60%的死亡率其他各種疝氣:5 半月線疝氣(Spigelin herni),6。腰疝氣(lumbr herni) 7. 腹璧中線疝氣線磅herni 8,切口疝氣(incisionl herni)等等...

其他問題

  • 什麼是陰囊水腫?

    胎兒的成長過程中,睪丸會由腹腔往陰囊的方向下降,同時形成腹膜的正常閉合,若未正常閉合則會形成所謂的「腹膜鞘狀突」或「疝氣袋」,腸子掉到此袋內就稱為「疝氣」。若睪丸下降的路徑只有末端未閉合,而近端(腹端)有閉合時,則稱為「陰囊水腫」,此時腸子不會掉下來,較沒有危險性。但需特別注意,因隨時都會有變成疝氣的可能,此時就有危險性,需立刻找醫師診治。
  • 陰囊水腫如何治療?

    陰囊水腫若未合併疝氣症狀,在一歲前有可能會自愈可觀察至一歲,。超過一歲未癒即應找醫師手術治療。
  • 隱睪症的現象如何?

    當嬰兒出生後有一個或二個睪丸缺少的現象,稱為「隱睪症」,不管睪丸還在腹腔內或睪丸根本未發育完全摸不到的,或睪丸可摸到,但位置不在陰囊內,而是在較高處,皆稱為「隱睪症」。
  • 隱睪症如何治療?

    在一歲以前「隱睪症」有時還會自行恢復正常,故一歲以前還可觀察,但一歲以後要自行恢復正常的機會甚微,應及早手術,否則睪丸的功能會受損,甚至於睪丸會有變癌的可能。一歲以前也有人嘗試用荷爾蒙治療,但效果並不理想。
  • 只剩一粒睪丸時,是否還有生育的可能?

    睪丸即使只有一粒,只要其功能正常時,其生育能力與常人無異。上帝為人類創造二粒睪丸,好像一粒是作為備胎用的